文章
  • 文章
搜索
详细内容

春运大幕拉开,品牌营销大战一触即发!

时间:2022-01-11        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14.jpg


还有6天,为期40天(1月17日-2月25日)的2022年春运将正式拉开帷幕,在外的游子们将踏上归家的旅途,而对于一部分游子而言,今年的春运有点“不一样”!


截至春运前,中老铁路和拉林、赣深、安九、张吉怀、牡佳、杭台、日兰高铁等新线开通运营,沿线多地正式接入全国高铁网,越来越多人的春运将开启“高铁时代”!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19.jpg


这意味着“流动的中国”愈发生机勃勃,“八纵八横”高铁网络更加完善,中国高铁覆盖广泛、通达全国的优势进一步强化,高铁正逐步成为承载春运运输客流及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伴随高铁的快速渗透,高铁媒体广覆盖、大流量、强曝光、深触达等优势也更加集聚,这无疑是品牌高效传播、集中引爆、品牌声量与销量爆发式增长的绝佳阵地,而春运则一直是品牌营销的重要战场。


2022年春运启幕意味着今年品牌春运营销大战正式打响,高铁媒体就是这场大战的主阵地。



庞大客流 提升品牌声量


据预测,2022年春运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2.8亿人次,以基本流、探亲流、务工流和学生流为主,刚性的探亲成分居多。


春运期间,高铁媒体的巨大流量、集中曝光、广泛的多层次人群覆盖和品牌声量的快速提升一直是其深受品牌青睐的重要原因。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23.jpg


除此之外,春运客流以一二线核心城市和周边人口密集省份的双向流通为主要趋势,集中流入三四五线城市的客流也将强势激活城市内高铁媒体的传播价值。


这意味着,春运期间品牌投放不必拘泥于城市大小的选择,可以更多地关注目标市场的覆盖,即使是三四五线城市的高铁媒体也将释放强劲的传播活力,确保品牌声量规模化爆发。



场景营销 引爆品牌销量


除了拥有规模化的流量曝光外,高铁媒体独特的“归家”场景也为品牌提供了情感营销的绝佳阵地。通过春节内容营销,品牌可以有效连接与目标人群期盼归家团聚的情感需求,构建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进而“唤醒”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春节是全民、全品类的黄金消费旺季,尤以三至六线城市消费增速明显。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及主流消费人群年轻化趋势,除零售、餐饮、服饰等传统“年货”行业外,家电、家居建材、电商、汽车等行业也都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因此,烟酒礼品、家居家电、汽车等春节相关行业,都可借助高铁场景营销,将产品与核心消费者心中对“家”的情感紧密相连,提前抢占家庭消费决策者们对于同品类品牌的认知心智和情感认同,从而实现品牌销量的快速增长。


妙可蓝多·一起“酪酪”幸福年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31.jpg

妙可蓝多通过高铁站内媒体和高铁品牌专列,以“一起‘酪酪’幸福年”为主题开展新年营销,与乘客暖心互动,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幸福年”故事、领取新年优惠,切中消费者内心世界。


凯迪仕·春节回家你带钥匙了吗?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33.jpg

2021年春节期间,凯迪仕智能门锁把握春节回家热点,以年轻人视角切入,结合年轻人少带、不带家乡钥匙的现象,向用户灵魂发问“春节回家你带钥匙了吗?”,打响了“100套凯迪仕智能锁免费送”的春节营销战役。


高铁的在途场景营销,精准契合春运承载的特殊情感,可以助力品牌构建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品牌认同感,从而推动品牌销量的增长。



传播闭环 深化品牌认知


当下品牌传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注意力的稀缺。转瞬即逝的品牌信息难以被消费者记住,而春运这样的营销黄金节点,各种品牌广告更是铺天盖地将消费者网罗其中,瓜分本就稀少的注意力。


而由高铁站内媒体、列车媒体、12306线上媒体组成的高铁媒体能够构筑一个相对封闭的传播闭环,覆盖消费者购票、进站、候车、乘车、出站的全链路,在一定时间内营造品牌的专属传播空间,以高频次、多渠道、重复触达对抗消费者的注意稀缺。



长线布局 全面拦截春运客流


高铁媒体强大的传播势能是品牌营销的有力支撑,而要进一步深化传播效果,合理地投放布局非常重要。春运客流往往是春节假期前一周和元宵节后一周相对集中,大部分学生客流则先于春运启动,返校基本纳入节后,相对集中。


微信图片_20220208144745.jpg


因此,品牌主们在进行春运投放时只有提前布局、长线投放才能全面拦截春运期间的多种客流,确保营销价值的充分释放,实现营销效果更佳化。


春运为品牌提供了营销的绝佳契机,而高铁媒体则是品牌传播的黄金阵地,庞大的流动客流、契合国民情感的场景营销以及线上线下联动构筑的传播闭环都为品牌打赢春运营销大战提供了强大助力。


永达传媒

在途场景传播领航者

户外传播的优质之选

高铁广告找永达

部分资讯/图片来源于中国铁路、

长三角铁路、中国经营报

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疑虑请告知删除,谢谢!


技术支持: BAIDU.HK.CN | 管理登录
seo seo